更新时间:
(近观中国)中越命运共同体航船何以破浪前行?习近平阐明四要件
中新社河内4月16日电 题:中越命运共同体航船何以破浪前行?习近平阐明四要件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郭金超
暮春时节,生机盎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年内首访,第一站便来到越南。
“中越双方要以中越友好合作的稳定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对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
在访问中,习近平以船作喻,寄望持续推进两国命运共同体建设。他指出,双方政治上要把住前行之舵,安全上要铸牢团结之锚,经济上要执稳合作之楫,人文上要扬起友谊之帆。
当地时间4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内出席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的欢迎仪式。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舵决定着航船前行的方向。
作为“山连山、水连水”的社会主义友好邻邦,志同道合、命运与共,是中越关系最鲜明的特征。习近平此次访问越南,实现了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的首轮互访。访问期间,双方就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达成广泛共识,并一致同意加强交流互鉴,共同走好社会主义道路。
2023年底习近平访问越南,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时隔16个月,习近平再访越南,双方再次发表联合声明,擘画新时代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蓝图,为中越航船校准方向。
比较前后两份文件名称可以发现:对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变为了“持续深化”;对于中越命运共同体,“构建”之前多了“加快”二字。字词之变背后,是中越两党两国关系行稳致远的体现,也是双方牢牢把住前行之舵的缩影。
4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内国际会议中心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共同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习近平发表题为《奏响睦邻友好主旋律 共谱命运与共新篇章》的致辞。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锚是航船稳定与安全的保障。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黑天鹅”和“灰犀牛”不时造访,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此背景下,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更具世界意义。14日下午,习近平在与苏林的会谈中特别提及“船”——“小船孤篷经不起惊涛骇浪,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越南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要增强战略定力,共同反对单边霸凌行径,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用中国成语讲,命运与共,就是要“同舟共济”。中越携手走和平发展道路,15亿多人口共同迈向现代化,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其意义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以团结之锚有力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
航船行驶的源源动力,离不开奋楫与扬帆。
中越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丰厚的合作沃土。翻开这份8000余字的中越联合声明,双方合作举措细致而具体、丰富而多样,绘制出一幅可供细化落地的施工图。
越共中央驻地的廊厅一侧,展陈着此访中双方签署的45份合作文本,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海关检验检疫等。45份合作文本的价值不止于纸面数字,而是为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最新诠释,双方合作之楫在此刻有了更具象呈现。
4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内国际会议中心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共同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习近平发表题为《奏响睦邻友好主旋律 共谱命运与共新篇章》的致辞。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中越命运共同体推进于密切的人文交流。15日上午,习近平访越期间有一项温馨的安排——同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同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在活动现场,习近平将一个个中越友好故事娓娓道来并指出,中越关系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会见活动后,习近平和越方领导人共同启动“红色研学之旅”项目,今后3年中方将邀请越南青年赴华,沿着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革命足迹,探寻中越友好的红色基因。当外界愈发关注中越关系的未来时,两国一代又一代青年互学互鉴、相知相亲,正是扬起友谊之帆的关键。
人类前行的航程不只有风和日丽,也会遇到狂风暴雨、惊涛骇浪。面对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从前行之舵到团结之锚,从合作之楫到友谊之帆,习近平面向未来以船为喻,清晰阐明中国选择,也给出中越命运共同体航船如何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的答案。(完)
【编辑:付子豪】